为进一步改善残疾儿童康复状况,促进残疾儿童全面发展,7月31日,我市正式印发《关于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。
1、工作目标是什么?
2020年,基本实现残疾儿童应救尽救。
2025年,残疾儿童接受基本康复服务率达100%。
2、救助对象有哪些?
1、符合条件的0-6周岁残疾儿童。
具体条件为:具有欧美群交|欧美av电影户籍,有康复需求和康复意愿,持有残疾人证或经专业医疗机构评估认定有康复训练适应指征。
2、7-17周岁肢体(脑瘫)残疾、孤独症儿童。
3、经专业医疗机构评估,人工耳蜗手术救助年龄可放宽到7-14周岁残疾儿童。
三、救助内容有什么?
为视力、听力、言语、肢体、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提供基本康复训练。其中,
视力残疾儿童:验配助视器;
听力残疾儿童:验配助听器(双耳);
肢体残疾儿童:装配假肢或矫形器,适配轮椅、坐姿椅、站立架、助行器等辅助器具;
有手术适应指征的听力残疾儿童:配发基本型人工耳蜗,提供人工耳蜗手术及术后基本康复训练。
四、救助标准是什么?
1、0-6周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训练救助标准
视力康复:0.75万元/人年;
听力言语康复:2.1万元/人年;
智力康复:1.8万元/人年;
肢体(脑瘫)康复:2.22万元/人年;
孤独症康复:2.24万元/人年。
2、7-17周岁残疾儿童巩固性康复训练救助标准
肢体(脑瘫)康复:2.1万元/人年;
孤独症康复:1.86万元/人年。
3、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、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救助标准
上浮20%。
4、人工耳蜗配发和手术费用补贴标准
按省相关政策执行。
五、求助机构有哪些?
六、救助程序是什么?
1、申请。
申请时间:每年1-3月。
申请人:残疾儿童监护人或监护人委托的其他人员、社会组织、社会救助经办机构。
申请所需材料:残疾儿童身份证或家庭户口簿,残疾人证或专业资质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原件。
2.审核。
审核机构:各县(市、区)残联、功能区残工办
申核时间:3个工作日
申核结果:通过审核,相关信息录入中国残联精准康复服务管理信息系统;未通过审核,通知申请人。
3.救助。
救助地点:一般为户籍所在县(市、区)、功能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;特殊情况,可转至异地康复救助定点机构。
异地康复求助标准:一般按户籍所在地的补助标准予以补助;户籍所在地的补助标准高于康复救助定点机构所在地的补助标准时,按康复救助定点机构所在地的补助标准予以补助。
4.结算。
审核部门:申请人户籍所在地的残联或残工办
拨付部门:申请人户籍所在地财政部门